《知行合一王阳明》观传奇人生是怎样?请看最新视频。 ☞ ● 如不能播放请点击这里 ● ☜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文人用兵当以三人为最:诸葛亮、王阳明和毛泽东。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国藩。 有人说: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者,只有两人:一是明朝王守仁,一是清朝曾国藩。 毫无疑问:王阳明乃一代旷世圣哲。 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说: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作为中国人,不可不知王阳明。 1905年,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 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 大败俄国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 日本天皇为其举办庆功宴 在众人一片夸赞之声中, 东乡平八郎高举起一块腰牌, 上面写着七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1917年,24岁的毛泽东, 读罢王阳明的心学后, 慨然而生经略四方之志, 下笔一挥而就《心之力》, 湖南一师老师杨昌济惊叹其文之气概, 在满分100之上另加了5分。 同年,一名叫蒋志清的青年, 车中闷坐无聊,“深思看阳明格言”, 突有所悟,全身一震, 遂将“志清”之名改为“中正”。 “中正”出自王阳明心学之“大中至正”。 蒋中正之字号,正是“介石”。 王阳明何许人也, 为何让众多豪雄敬佩不已? 王阳明像 1 1472年,一个叫王云的孩子 出生于浙江余姚一个书香门第。 王云很聪明,但有一毛病, 到了四岁还不会开口说话。 五岁那年,王云与一群孩童在外玩耍时, 碰到一位气度不凡的和尚, 他摸摸王云的头,叹息道: “好个孩儿,可惜道破。” 孩童们将此事告之王云父亲王华。 王华一琢磨,将“王云”之名改为“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 所以,大家也叫他“王阳明”。 说来真是神奇,名字一改, 王阳明不久就会开口说话了。 王华遂开始教他读书认字。 王阳明之龙潭夜坐图 1481年,王华参加殿试, 没想到竟然高中状元, 留京为官,担任翰林院修撰。 第二年,他让家人赴京同住。 王阳明便随祖父王伦一同前往。 祖孙二人途径镇江金山寺时, 一帮文人听说状元之父来了, 遂设宴款待,想见识一下王伦之才学。 王伦冥思苦想,吭哧半天, 就是琢磨不出一首好诗来, 尴尬之际,11岁的王阳明站了起来: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此诗一出,震撼全场。 众人震惊之余, 便想:“定是王伦早已作好, 然后故意作不上来, 让孙子出来震慑我们。” 文人们见窗外月色皎洁, 便让王阳明以“蔽月山房”为题再赋一首, 王阳明略微沉思后,昂首吟诵: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慑于其诗之境界气魄,众人齐声叹服。 到了京城,王阳明开始接受系统教育。 12岁那年,一次课堂上, 王阳明一本正经问先生:“人生何谓第一等事?” 先生回答:“像你爹一样,读书登第是也。” 王阳明道:“恐怕未必是读书登第。” 先生反问:“那你觉得何为人生第一等事?” 王阳明说:“做圣贤!” 王华闻之此事,拍桌而起:“狂妄之极。” 王阳明15岁那年, 父亲带着他去了一趟关外, 让其领略辽阔的草原和大漠。 没想到一回来,王阳明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 几天后,他拿着奏疏找到父亲: “我已写好平安策,请转交皇上, 我愿出关,讨平鞑靼!” 王华把奏疏一扔:“无知之极,狂妄之极。” 2 王华担心儿子走火入魔, 所以一等王阳明满17岁, 就挑选了江西一故交之女, 然后告诉王阳明:“马上去江西结婚。” 结婚那天,拜堂之际,
最新评论已有 2 人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