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立志亦不易矣。孔子,圣人也,犹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立者,志立也。
三十而立,并非人们常说的“成家立业”。阳明先生说,“立者,志立也。”孔子三十岁才真正立定了志向,可见,立定志向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而且,立志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动作,立志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每当我们朝向圣贤的方向走一步,我们的志向就坚定一步。或许年轻的时候曾经有过远大的志向、美好的梦想。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在关键的时候少了别人推一把,我们的梦想付诸东流了。但是没有关系,致良知四合院的生命态度是:为祖国健康工作60年。假使你今年二三十岁、三四十岁,可以想象,你未来还有如此充足的时间去实现你的理想。重新发现自己心中的那份崇高的理想,它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充分燃烧,可以让我们给这个社会和自己的子孙后代带去持续的正能量。
想一想自己的生命,未来四五十年会多少倍于前面一二十年的精彩?不管前面走过了多少弯路,我们仍然可以把它变成面向未来的能量。拉着阳明先生的手,拉着古圣先贤的手,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奔跑。请设想一下,朝向一个正确的方向,连续奔跑几十年,那将会是多远?
故凡一毫私欲之萌,只责此志不立,即私欲便退;听一毫客气之动,只责此志不立,即客气便消除。
立志之后,并非万事大吉,坐等其成。我们根深蒂固的私欲随时还会卷土重来,所以,阳明先生为我们准备了一件强劲有力的法宝,那就是“责志”。但凡有私欲萌动,就立即提起念头,返躬自省,为什么自己的志向不能坚定不移?一个立志圣贤的人,应当何思何虑,何去何从?责志,就是让自己所立的圣贤之志一次次地得以确认,在这一次次确认的过程中,私欲就被一次次地扫除,直至“私心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