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王阳明》观传奇人生是怎样?请看最新视频。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文人用兵当以三人为最:诸葛亮、王阳明和毛泽东。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国藩。 有人说: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者,只有两人:一是明朝王守仁,一是清朝曾国藩。 毫无疑问:王阳明乃一代旷世圣哲。 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说: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作为中国人,不可不知王阳明。 1905年,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 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 大败俄国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 日本天皇为其举办庆功宴 在众人一片夸赞之声中, 东乡平八郎高举起一块腰牌, 上面写着七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1917年,24岁的毛泽东, 读罢王阳明的心学后, 慨然而生经略四方之志, 下笔一挥而就《心之力》, 湖南一师老师杨昌济惊叹其文之气概, 在满分100之上另加了5分。 同年,一名叫蒋志清的青年, 车中闷坐无聊,“深思看阳明格言”, 突有所悟,全身一震, 遂将“志清”之名改为“中正”。 “中正”出自王阳明心学之“大中至正”。 蒋中正之字号,正是“介石”。 王阳明何许人也, 为何让众多豪雄敬佩不已? 王阳明像 1 1472年,一个叫王云的孩子 出生于浙江余姚一个书香门第。 王云很聪明,但有一毛病, 到了四岁还不会开口说话。 五岁那年,王云与一群孩童在外玩耍时, 碰到一位气度不凡的和尚, 他摸摸王云的头,叹息道: “好个孩儿,可惜道破。” 孩童们将此事告之王云父亲王华。 王华一琢磨,将“王云”之名改为“守仁”。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子。 所以,大家也叫他“王阳明”。 说来真是神奇,名字一改, 王阳明不久就会开口说话了。 王华遂开始教他读书认字。 王阳明之龙潭夜坐图 1481年,王华参加殿试, 没想到竟然高中状元, 留京为官,担任翰林院修撰。 第二年,他让家人赴京同住。 王阳明便随祖父王伦一同前往。 祖孙二人途径镇江金山寺时, 一帮文人听说状元之父来了, 遂设宴款待,想见识一下王伦之才学。 王伦冥思苦想,吭哧半天, 就是琢磨不出一首好诗来, 尴尬之际,11岁的王阳明站了起来: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此诗一出,震撼全场。 众人震惊之余, 便想:“定是王伦早已作好, 然后故意作不上来, 让孙子出来震慑我们。” 文人们见窗外月色皎洁, 便让王阳明以“蔽月山房”为题再赋一首, 王阳明略微沉思后,昂首吟诵: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有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慑于其诗之境界气魄,众人齐声叹服。 到了京城,王阳明开始接受系统教育。 12岁那年,一次课堂上, 王阳明一本正经问先生:“人生何谓第一等事?” 先生回答:“像你爹一样,读书登第是也。” 王阳明道:“恐怕未必是读书登第。” 先生反问:“那你觉得何为人生第一等事?” 王阳明说:“做圣贤!” 王华闻之此事,拍桌而起:“狂妄之极。” 王阳明15岁那年, 父亲带着他去了一趟关外, 让其领略辽阔的草原和大漠。 没想到一回来,王阳明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 几天后,他拿着奏疏找到父亲: “我已写好平安策,请转交皇上, 我愿出关,讨平鞑靼!” 王华把奏疏一扔:“无知之极,狂妄之极。” 2 王华担心儿子走火入魔, 所以一等王阳明满17岁, 就挑选了江西一故交之女, 然后告诉王阳明:“马上去江西结婚。” 结婚那天,拜堂之际, 大家却发现新郎不见了。 岳父一家赶紧派人四处搜寻, 次日凌晨才在道观里找到王阳明。 原来,王阳明昨日出来闲逛, 路过道观,便进去和道士聊天, 不料聊得投缘,竟忘了结婚一事。 此事迅速传遍洪都(南昌), 民众惊叹:“真乃一异人也。” 1489年,王阳明带着妻子回老家余姚。 途径广信时,他去拜访了理学家娄谅。 “怎样才能成为圣贤呢?” 娄谅答:“朱圣人的书中有答案。” 回到老家,王阳明便开始研读朱熹之学。 在那个年代, 朱熹是仅次于孔子的第二大圣人。 他的《四书集注》是科考指定教材, 他的思想被公认为“天下之真理”。 朱熹一生所追求的东西叫做“道”。 道,就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 洞悉了道,就可以洞悉世间一切。 如何才能悟道?朱熹说:格物致知。 格,就是琢磨的意思—— 只有不停地格物,与事物亲密接触, 才能明白其中包含的“理”。 21岁那年,读完朱圣人之著作后, 王阳明邀请朋友一起到家中“格竹”。 两人坐在院中一棵翠竹下, 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竹子, 希望参透竹子的变化玄机, 掌握时间万物的变化规律。 格了三天三夜,朋友砰一声晕倒了。 格了七天七夜,王阳明也砰一声晕倒了。 苏醒之后,王阳明长叹:“圣人之说可疑也!” 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守仁格竹图 后来,又发生了一件事, 让王阳明开始全面怀疑朱熹之学。 有一次,他游览杭州虎跑寺时, 看见一位僧人正在打坐, 据说其已不视不言三年。 王阳明绕着和尚走了几圈, 冷不防一声大喝: “这和尚终日口巴巴说甚么!终日眼睁睁看甚么!” 不知是禅机还是什么触动了和尚, 他竟然睁眼“啊呀”了一声。 王阳明盯着他:“家里还有何人?” 和尚答:“还有老母。” 王阳明问:“想念她吗?” 和尚没有即刻回答,良久之后, 才满脸羞愧地说:“怎能不想啊!” 这句回答,让王阳明顿陷沉思。 朱熹把世界分成两块, 一块叫“理”,一块叫“欲”。 他认为“理”存于万物中, 但“理”有一大敌,那就是“欲”。 所以“存天理”,就必须“去人欲”。 经历此事后,王阳明意识到: 人之欲望,永远屹立于天地间, 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泯灭。 朱圣人之学说不符合人性。 3 这两事对王阳明打击甚大, 其做圣贤的理想就此破灭。 从此,他开始沉迷于五件事: “任侠、骑射、词章、神仙、佛事。” 1499年,28岁的他考中进士, 当上了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 一个正六品的官,从此步入仕途。 1505年,正德皇帝继位。 其荒淫无道,整天与太监混在一起, 太监刘瑾狐假虎威,大坏朝政。 1506年,戴铣、薄彦徽等人上书皇帝, 要求严惩刘瑾一伙,结果反被打入死牢。 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出于义愤, 冒死上书,请求释放戴铣等人。 结果被刘瑾重打四十大板后, 贬去贵州龙场驿当一名没品级的驿丞。 尽管这样,刘瑾仍不想放过王阳明, 他暗中派人尾随王阳明, 准备在其赴任途中将他害死。 王阳明发现有人暗中跟随, 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他把衣物留在钱塘江边, 留下遗诗:“百年臣子悲何极,夜夜江涛泣子胥。” 制造了一幕投水自杀的假象。 追杀者方就此“掉头而去”。 贵州龙场驿,荆棘丛生、人烟稀少, 王阳明只好栖居山洞,亲手种粮种菜。 经此一役,他对功名利禄不再挂怀。 惟有生死一念,横亘于心。 他凿了一副石椁,日夜澄默端坐其中, 自誓:“吾惟俟命而巳!”, 一天深夜,一声大笑破空而出, 打破了夜间山谷的宁静。 王阳明从山洞狂奔而出, 大呼:“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悟道石洞——阳明洞 王阳明顿悟的“道”,是吾心之道, 也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本心”, 这一本心实际也就是我们生命的本原。 我们之所以具有各种各样的生命活动, 如感知外物、分辨善恶、判断推理, 就在于我们具有这样一个“本心”。 所以说,圣人之道原本就存于每个人心中, 故不必向心外去求什么,“吾心即道”, 求理于吾心,就是“圣人之道”。 王阳明就此开启“心即理”的心学命题, 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就此诞生。 这门学问,后成为无数豪杰的指明灯, 也使王阳明之名超越所有帝王, 与孔孟朱并列,而永垂不朽。 王阳明龙场悟道后, 困扰他20年的苦闷迎刃而解, 其之心境也顿时豁然开朗, 种菜之余,王阳明便开始授课, 因俗化导,为民众讲解其心学。 心学境界阔大而又接地气, 所以四方民众及学子常来听学, 王阳明之声名便不胫而走, 很快,朝廷上下就无人不知王阳明了。 1510年,王阳明被任命为庐陵知县。 一到庐陵,王阳明就抓获了一个大盗。 大盗摆开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 “要杀要剐随便,道德廉耻之话少说。” 王阳明说:“好热,把外衣脱了,我们再聊。” 大盗说:“脱就脱!” 过了一会,王阳明说: “实在是热,把内衣也脱了吧!” 大盗说:“光膀子是常事,没什么大不了。” 又过了一会,王阳明说: “把内裤也脱了吧,一丝不挂更自在。” 大盗赶紧摇头:“使不得!使不得!” 王阳明说:“你死都不怕,却怕一条内裤, 说明有廉耻之心啊, 我是可以跟你讲道德廉耻的!” 大盗折服,乖乖认罪伏法。 以心学为本实施开导教化, 庐陵县政风民风很快为之一新。 “心学教化”加“善政辅佐” 六年间,王阳明一路高升, 1516年,他竟然当上三品大员——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奉命巡抚赣闽湘粤四省交界地。 4 为何让他巡抚赣闽湘粤四省交界地? 因为这四省交界的山区, 盛产一种特产——土匪。 山民暴乱,占山为王, 拟官僭号,攻城掠地, 危及政权,成为一方大患。 上任后,王阳明并没仓促出兵, 而是推出了三大举措。 第一:“八府一州”立刻分析以往剿匪战例,摸清山贼详情。这一分析,立马发现一个惊人巧合:每次官兵出击,不是扑空就是遭遇伏击。“官民之中,必有内贼。”王阳明得出结论。 第二:“八府一州”立刻挑选骁勇之人担任民兵,日夜操练。“强化剿匪的武装力量。” 第三:推行“十家牌法”。“每十户人家编为一牌,互相监督,知贼情而不报,将被治罪。” 三策一推,王阳明就准备出手了。 一天,王阳明发布消息: “各军营做好准备,明日将出兵剿匪。” 第二天,大家束装而待, 可是等到天黑也不见命令下来。 原来,这是王阳明设下的计谋, 佯装剿匪,让内贼去通风报信。 官兵与群众中的内贼纷纷上当, 一一被王阳明秘密逮捕。 “要么坐牢或杀头,要么戴罪立功。” 这没得选,只有戴罪立功。 于是,在内贼为土匪谎报军情之下, 王阳明发起了“漳南战役”“横水桶冈战役”“浰头战役”等平乱战争。 猖獗数十年的山民暴乱, 竟在两年内被王阳明彻底平息。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确保一方长治久安, 必须注重教化,以正人心。 于是王阳明一边剿匪, 一边兴办学校和书院,讲授心学, 所巡抚之地,民风遂焕然一新。 在剿匪与讲学中,王阳明意识到: 懂得“理”很重要,但实际运用也很重要。 于是,他在“心即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不仅要认识“知”,更应当以“行”实践“知”, 只有把“知”“行”统一起来,才称得上“善”。 其实很简单,就是说: “你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应去付诸实践。 实践符合这个道理,那‘知’就是真知。 若实践与道理相悖,那‘知’就不是真知。” “知行合一”理论,后影响了东亚无数豪杰。 2009年以来,习近平就数次提及“知行合一”。 王阳明书法 5 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 就是强调要内圣外王, 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 最终达到“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境界—— 一切战斗都是心战,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很快,王阳明理论就有了实践之地。 1519年,居住南昌的宁王朱宸濠举兵叛乱。 剿匪之后,王阳明虽持有旗牌(兵符), 但民兵已散,他手上无兵可用。 一听到朱宸濠造反, 王阳明立马为他设计了三种招数: 一、出其不意直取京师,此上策。 二、攻下南京,再对决北京,此中策。 三、蹲在南昌不动,此下策。 然后,他决定发动“心战”,逼迫朱宸濠实施下策。 心战一:空城计。 找来几个戏子扮成士兵, 把假造的公文缝在衣服里, 成心让宁王府的内线看见。 宁王府捉到这几个戏子后, 在其衣服内层发现王阳明写给皇帝的密函: “已从两广和福建调兵16万,不日进攻南昌。” 朱宸濠吓得浑身一哆嗦。 心战二:反间计。 王阳明写信给朱宸濠的谋士, 让他们劝宁王:“迅速离开南昌、去攻南京,配合我偷袭南昌。” 于是,朱宸濠遂怀疑谋士通敌, 不敢接受他们进攻南京的建议。 十几天后,等朱宸濠醒悟过来, 已为时已晚,王阳明已集兵七八万。 心战三:调虎离山计。 王阳明派一队人马佯攻南昌, 然后遭遇朱宸濠大军, 一阵猛攻后,假装败退, 朱宸濠遂率大军趁胜追击。 等叛军倾巢而出后, 王阳明另一队人马立马突袭南昌, 不用吹灰之力,就拿下朱宸濠老巢。 心战四:攻心计。 为收复南昌, 朱宸濠决定与王阳明在鄱阳湖展开决战。 王阳明下令制作了无数竹牌木牌, 上书:宸濠叛逆,罪不容诛。 协从人等,有手持此板, 弃暗投明者,既往不咎。 然后将免死牌,投入鄱阳湖中。 叛军几乎人手一块,军心哗变。 朱宸濠仰天长叹: “好个王守仁,以我家事,何劳费心如此!” 就这样,只用了短短一个多月, 一场危及江山社稷的叛乱, 在王阳明谈笑之间灰飞烟灭。 6 王阳明独自平息叛乱之时, 很多大臣都躲起来不吭声。 抓住朱宸濠后,这些人一下蹦了出来, 开始大肆诽谤攻击王阳明: “王阳明与朱宸濠之间早有通谋勾结。” “因虑事不成才迫起兵。” 这一切,早就在王阳明预料之中。 故谣言未起之前、上书捷报之时, 他就申明: 平定叛乱乃奉旨行事,武宗皇帝乃最大功臣。 然后迅速把朱宸濠交给钦差总督张永。 所以谣言四起后, 皇帝自然不信王阳明会与朱宸濠勾结。 随后,王阳明四次请求回家祭祖, 回家祭祖,其实就是想辞官回家。 武宗皇帝当然明白,所以不许, 让王阳明做江西巡抚,继续讨贼。 1521年,武宗皇帝病逝, 无嗣,立从弟为帝,是为世宗。 世宗即位后,追录平叛之功, 遂升王阳明为南京兵部尚书, 王阳明不赴,欲告假省亲。 但世宗皇帝不许他推辞。 友人问王阳明:为何推辞皇上赏赐。 王阳明说:“埋没别人善举, 偷占部下功劳,忘掉自己耻辱, 这是造成灾祸的重大原因。 我不接受赏赐,是为了避祸。” 其实,王阳明还有另一目的, “传授心学,才是我一生之宏愿。” 1522年,王阳明父亲王华逝世, 王阳明遂借机回老家服丧, 开始在绍兴、余姚两地讲授心学。 讲学期间,在“知行合一”基础上, 王阳明提出了“致良知”理论。 阳明心学之理论体系就此完成——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天理”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人们应该“知行合一”地去提高内心的修养和智识, 去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 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 即所谓的“致良知”。 “心即理”是起因,即意之动; “知行合一”是过程实践; “致良知”是根本目的。 三者形成一个整体,缺一不可。 世界虽然纷繁复杂, 但我们只要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意之动), 在致良知的前提下,去知行合一地实践, 那么人人皆可以成为圣贤。 六年里,王阳明专注于讲学授徒, 其心学理论很快风行整个东亚, 四方求学者云集响应, 其势如旋风,震动朝野。 1527年,朝廷诏书数下, 命王阳明为两广总督, 前往广西平息思田“叛乱”, 王阳明以抚代剿, 创新“土司与流官制度并用”制度, 三个月就平息了思田之乱。 然后,王阳明又运用奇谋, 5个月就剿灭了让朝廷头痛多年的 断藤峡及八寨之匪乱。 1528年,王阳明身体急剧恶化, 咳痢之疾(肺痨)日益加剧。 自知时日不多,他立即上书辞官返乡。 1528年11月29日, 王阳明从一个美梦中醒来, 问弟子周积:“到哪里了?” 周积回答:“青龙铺。” 王阳明问:“到南康还有多远?” 周积回答:“还有一大段距离。” 王阳明说:“恐怕来不及了。” 周积赶紧替他更换了衣冠, 然后流着泪问:“先生有何遗言?” 王守仁笑了笑,用手指向胸前, 留下了他在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7 1908年,一位留学日本的浙江青年, 目睹阳明心学在日本的盛行后, 在日记中这样记载道: “不论在火车上、电车上或渡轮上, 凡是旅行的时候, 总看到许多日本人在阅读王阳明《传习录》, 许多人读了之后,就闭目静坐, 似乎是在聚精会神、思索精义。” 这位浙江青年,就是蒋介石。 蒋介石震撼不已, 他万万想不到: 阳明心学在影响明清两代无数豪雄后, 竟然传到了日本。 而让他更想不到的是, 日本之崛起竟与阳明心学息息相关。 日本能迅速窜升与欧美列强分庭抗礼, 一切都得归功于明治维新。 而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推手, 就是王阳明的阳明心学。 章太炎曾说:“日本维新,亦由王学为其先导。” 梁启超说:“日本维新之治,心学之为用也。” 深入了解后,蒋介石慨然长叹: “中日两国的差距就在于一个王阳明。” 阳明心学对日本影响甚深 而更更让蒋介石意想不到的是, 阳明心学后来竟成为战后日本崛起之重器。 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 三菱集团创始人岩崎弥太郎, 日本国立银行创始人、实业巨擘涩泽荣一, 早稻田大学创始人、日本首相大隈重信, ………… 数之不尽的日本政治家、企业家, 都将王阳明及阳明心学奉若神明。 2015年,日本超过150年的企业有21666家, 而中国不足100家。 日本为何这么牛? 答案就是:无所不在的匠人精神。 而匠人精神之核心,就是阳明心学。 被中国人遗忘的王阳明, 被日本拾起,成为其崛起之引擎。 幸好,还有人记得王阳明。 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说: “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作为中国人,我们不能忘了王阳明。 有一年,王阳明和朋友到山间游玩。 朋友指着岩石间一朵花对王阳明说: “你经常说,天下一切物都在人心中。 这花自开自落,与我心有何关系?” 王阳明回答说: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心同归于寂。 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无论身处何种时代何种体制, 没有人能替你看顾你的内心。 唯此心光明了,世界便一同光明起来。 来源:拾遗(ID:shiyi201633) 作者:拾遗 王明阳的“心学”
王阳明火了,准确地说,王阳明又火了。 几年前,当年明月在他的畅销系列书《明朝那些事儿》中对王阳明极力推崇,思想丰富、语言幽默的通俗版阳明传记《明朝一哥王阳明》让许多人知道了王阳明,浙江大学董平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传奇王阳明》,更是将这位从前只有思想史研究者才熟知的先哲推到大众面前,被他们所了解。王阳明就此火了。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对王阳明的历史作用进行了肯定。一时间,“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成了热门词语。 谈论王阳明及其心学,固然是潮流使然,但能够让大众保持持续不断的热情,在于阳明心学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那么,如此多的人在如此长的时间里谈论王阳明及其心学,说到底,究竟在谈论什么呢? 我们谈论的是“关注内心” 无论身处何种时代、何种体制,没有人能替你看顾你的内心。王阳明临终有一句名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又有诗:“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此心光明了,世界便一同光明起来。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直面当下,商品经济的冲击使得人的欲望日渐膨胀。许多人竭尽全力攫取财富,却不清楚自己的生活何以越来越迷惘纠结,日甚一日地充满挫折与焦虑,没有安全感和存在感。正如心学爱好者白立新所言:“华夏又逢盛世,满心却是迷茫。曾经外向求索,反生无奈乱象。”最好的救赎之道是把习惯向外追逐的目光收回来,关注放逐已久的心灵。 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 我们谈论的是“坚持自我” 王阳明曾对弟子说:“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强调以高度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间。良知人人都有,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怎样做,最可靠的还是听从自己的内心。 熟悉乔布斯的人都知道他曾去印度修行,也曾想去日本学禅。一位大师对他说,修行就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乔布斯才决定留在美国并开创苹果公司。在谈及自己的成功时,乔布斯一直强调“跟随自己的内心”。 王阳明的一生,也是意志坚定、坚持自我、特立独行的一生。 在朱子学一统天下的时代,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不能理解其本意,惊讶者有之,非难和指责者层出不穷。王阳明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处境:“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我足复荆榛,雨雪更纷骤……”“举世困酣睡,而谁偶独醒?疾呼未能起,瞪目相怪惊。反谓醒者狂,群起环门争……”到了嘉靖元年(1522年),王阳明已经是平定藩王之乱的大功臣,却依然遭受其他官员的攻击。当年进士考试由礼部负责出题,策问题中涉及心学,出题人暗中希望考生指责王阳明。可见王阳明的处境之艰难。 尽管如此,王阳明在压抑自我、反省己过之后,坚信自己的学说精确、明澈。“吾自南京已前,尚有‘乡愿’(《论语·阳货》)意思。在今只信良知真是真非处,更无掩藏回护,做得‘狂者’(《论语·子路》)。使天下尽说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 我们谈论的是“至善圆满”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恶,就应该在事上磨练,“格物致知”,不断为善去恶,“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格除各种浮思闲虑的干扰,让心从偏颇失控的不正常的状态,回归到不偏不倚的“中和境界”。 这是一个奇怪的时代,谈论“善”似乎很老土,很out。但事实上,道德不是虚假的框架,而是真实清澈的洞见。 对个人来说,“破除心中贼”,破除心中的贪念、邪恶、嫉妒等,变得饱满圆融、至善至诚,既是个人更高层次的需求,又能让心灵更安定,心情更快乐。 对于团体如企业来说,将善恶放在得失之上,将长远利益、社会和谐和员工幸福放在短期利润、破坏环境和血汗工厂之上,才能彻底摆脱投机市侩的阴影,成为真正改变世界的巨人。 正如一位心学爱好者所言:“未来,不是穷人的天下,也不是富人的天下,而是一群正直、正念、正能量的人的天下。”别人愿意将自己的财富交由你来打理,是出于对你能力和人品的信任,而不是你拥有财富的多少。 我们谈论的是“勇者无惧” 屡立功劳却屡遭构陷,是王阳明一生的真实写照。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短短一个半月之内,运用神速果敢的军略,平定了差点颠覆大明王朝的宸濠之乱,立下赫赫战功,却有功无赏,反受中伤。武宗身边的佞臣许泰、江彬、张忠对阳明心怀妒恨,认为倘若平定宸濠之乱的功劳不能算到武宗的账上,就无法保持自己的地位,想出一条愚蠢的奸计,他们打算在鄱阳湖上放走朱宸濠,然后由武宗亲自率兵督战,生擒朱宸濠,凯旋返京。而王阳明已经押解着俘虏出发,所以许泰等人不断派人告知王阳明,朝廷将于广信府(隶属江西省)接收俘虏。 懂得明哲保身不难,难的是懂得什么时候挺身而出。身处此境,阳明处处掣肘,但他并没有因此屈服,而是与奸臣斗智,尽力改变局势。王阳明知道,若在鄱阳湖上释放朱宸濠一干人等,或许将会招致天下大乱,因此并未交出俘虏,不顾许泰等人的阻碍,夤夜赶到了玉山县(隶属广信府)的草萍驿站。对此,许泰等佞臣大怒,破口大骂王阳明,造谣“王阳明先与宁王交通”。情形如此危险,王阳明依然没有退却,还是力劝皇帝不可轻信诡计,以免荼毒百姓。王阳明为天下苍生着想,一直抗拒皇命,不肯交出俘虏。直到太监张永劝慰他:“皇上顺其意而行,犹可挽回,万一若逆其意,徒激群小之怒,无救于天下大计矣。”阳明这才将朱宸濠等一干俘虏交给了张永。 正德十五年(1520年),退居杭州数月的王阳明回到赣州,立刻进行了一场大阅兵,教导兵卒作战。当时,江彬派人打探了王阳明的动静。认识王阳明的人都担心,这样的行为会刺激到皇帝身边那些想让王阳明马失前蹄的奸佞小人,其门人陈九川也为此担忧,出言劝诫。王阳明说道:“吾在此与童子歌诗习礼,有何可疑?”并作《啾啾吟》(《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一诗: 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 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 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 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 千金之珠弹鸟雀,掘土何烦用镯镂? 君不见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 西家儿童不识虎,执竿驱虎如驱牛。 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 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这是一首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诗。东正堂介绍说,佐藤一斋将这篇《啾啾吟》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又说这首诗虽然很不错,但如果只会吟诵,却不知王阳明当时创作这首诗的背景的话,就无法掌握其中的深意。 立于谗徒围攻之中,一如平日泰然自若,丝毫未露危惧之情,如此坚毅,令人感佩。也正因为如此,阳明先生的形象成为暗黑时代耀眼而永恒的光亮。 正德十六年(1521年),朝廷因王阳明平定了宸濠之乱,封其为新建伯。追封王家三代及其妻室,并赐诰券令其传给子孙后代,可谓大荣耀。王阳明上《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王文成公全书》卷十三),辞让新建伯这一爵位,却未被批准。后来,王阳明再次上疏请求辞退封爵时,巡按江西监察御史程启宪与户科给事毛玉,在宰辅杨廷和的授意之下,提交上疏,弹劾王阳明。 当时王阳明的高徒陆元静任刑部主事,愤慨地提笔写下《辨忠谗以定国是疏》,疏中上疏末尾写道:“今建不世之功,而遭不明之谤,天理人心安在哉!”“天理人心安在哉”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可知陆元静有多么激愤。 但是,王阳明听说此事后,写《与陆元静(二)》(《王文成公全书》卷五)给陆元静,劝他不要上疏。在这封书信中,王阳明首先对陆元静的辩护表示深深的谢意,然后写道,应该以谦虚为宗旨,自我反省,警戒卖弄辩解之词。王阳明在晚年告诫门人说:“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在遇到事情时,他比喻为于激流中逆水行舟的小船,并没有放开“自己的舵柄”。这里的“它”,指的就是“良知”。王阳明确信,只要有了它,那么不管遇到再强的风浪,小船都不会被浪涛打翻。(“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 我们谈论的是“智者坦荡” 王阳明被贬,去龙场途中又遇追杀。逃过大难,却清风海阔,不见一丝怨尤。在武夷山一野寺中,他题下《泛海》一诗:“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大意是:我根本就不在乎是顺境还是逆境,所有这一切都跟天空中的浮云一样,风一来,就被吹走了。月夜,我在静静的大海上泛舟三万里,那种痛快的感觉和我驾着锡杖、乘着天风,从高山之巅疾驰而下的感觉一样。 孔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心中若无所滞,处事自然洒脱自如。 我们谈论的是“不忘敬畏” 王阳明中年悟得“心即理”——“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在晚年悟得“心即理”的本体就是“良知”,“良知即天理”。 当然,最终还得靠“致良知”去“穷理”。 而在“致良知”的工夫中,就比较强调“敬”。 在强烈的贪欲激荡下,人们忘了敬畏。敬畏一种事物的本真和天性,敬畏自然法则,敬畏活泼泼的新生命,就不会伤害到我们的身心。一切事败,多出于轻慢,一切轻慢皆是少了敬畏。(王育琨语) 我们谈论的是“自由创新” 通过彻见本体后的无为观照,欣然承认上天给予自身的命定东西,随缘生死,一顺天则。自作主宰,自在自如。 现代人因为受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的种种影响与约束,而忘记了自己的本心,阳明心学,可以让我们通过“听本心”而摆脱各种体系和机制的束缚而获得自由。 此外,“心学的思维方式是活泼而自由的,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择善而用之,在节奏无比紧张的当代生活和工作中,能焕发出新的生机。(罗智语)” 我们谈论的是“实践精神” 王阳明所有的思想都不是一般读书人的坐而论道,而是在跌宕的人生中悟道的真理。故王阳明说:“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廷杖四十、万里流放贵州龙场驿,舍生忘死平定朱辰濠叛乱,只手扶起明社稷,这是生活中的‘百死千难’,情感和思想在困厄抑郁的剧烈矛盾中不断突进,这是精神上的‘百死千难’。(韩毓海)”这“百死千难”便是实践。 王阳明的著名思想“知行合一”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若行而不能精察明觉,便是冥行,便是‘学而不思则罔’,所以必须说个知。知而不能真切笃实,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必须说个行。元来只是一个工夫。” “知行合一”说的中心是“行”,而不是“知”,这是一种实践主义的思想。所谓的“行”,并不是与“知”对应的“行”,也不是局限于具体的实践行动。王阳明曾说:“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可以看出,“行”包含的范围很广,心中萌发的意念也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