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农人学堂 致知格物 修身 佛家 查看内容

韩星:仁者爱人

2017-12-24 17:11| 发布者: 王涵| 查看: 491| 评论: 0

摘要:   作者:韩星(1960- ),男,陕西蓝田人,博士,教授,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主要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及儒学、儒教研究。  (按: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韩星教授于饶宗颐国学院“普适价值再思”论坛演讲 ...

  作者:韩星(1960- ),男,陕西蓝田人,博士,教授,现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主要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及儒学、儒教研究。

  (按: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韩星教授于饶宗颐国学院“普适价值再思”论坛演讲《仁者爱人——儒家仁爱思想及其普适价值》部分内容,注释从略,由作者授权使用。完整讲演参见http://jas.hkbu.edu.hk/

  题解

  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是“仁”,从孔孟到程朱的历代大儒,都把仁作为一种最高的道德准则,成为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的宗旨和根本,是人们立身处世、为政治国的指南和规范,是中华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在中国古代,“仁”的内涵非常丰富,“仁”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统摄着一切美好的德性。谢无量《中国哲学史》列举了47个德目,重要的如诚、敬、恕、忠、孝、爱、知、勇、恭、宽、信、惠、慈、亲、善、温、良、俭、让、中、庸、恒、和、友、顺、礼、齐、庄、肃、悌、刚、毅、贞、谅、质、正、义等,认为这些德目都体现了仁。“仁”字在《论语》中出现109次,孔子对“仁”从不同方面和角度作了全面深入的阐释。“仁”的基本内涵就是“爱人”。孔子的学生樊迟向孔子请教什麽是“仁”时,孔子回答说:“爱人”(《论语?颜渊》)

  一、关於普适价值的讨论

  国内使用的“普适价值”概念是从“普遍伦理”概念演化而来的。上世纪60年代以後,西方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弊端,特别是冷战结束,局部冲突不断,其根源就是不同文明、不同信仰间,基於价值观不同而产生的。为了克服危机,1993年9月,世界宗教议会全体大会通过了《全球伦理:世界宗教议会宣言》,界定了普遍伦理或全球伦理的内涵:“我们所说的全球伦理,并不是指一种全球的意识形态,也不是指超越一切现存宗教的一种单一的统一的宗教,更不是指用一种宗教来支配所有别的宗教。我们所说的全球伦理,指的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种基本共识。没有这样一种在伦理上的基本共识,社会或迟或早都会受到混乱或独裁的威胁,而个人或迟或早也会感到绝望。”发起者期望通过《宣言》形成全球性的普适伦理,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如贫穷问题、战争问题、生态环保问题、以及男女问题等。

  1995年,由德国前总理勃兰特领导的“全球政治管理委员会”发表了《全球是邻居》的报告,倡议以“全球性公民伦理”作为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基础。同年,由联合国前秘书长德奎利亚尔领导的“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呼吁建立一种由共同的伦理价值和原则所组成的“全球伦理”。

  1996年,由30个前任政府首脑组成的“互动委员会”(Interaction Council )呼吁制定一套“全球伦理标准”,以应对在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正是在上述诸多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启动了探究“普遍伦理”的研究专案,于1997年建立了“普遍伦理计画”,并于同年3月和12 月分别在法国巴黎和义大利的那波里召开了国际会议,共同探讨建立全球性的“普遍伦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来自哲学、伦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社会学、生物学和法学等多学科的专家学者希望通过努力,提出一个明确表达能够使我们应对21世纪的问题的普遍伦理价值和原则的草案,先在区域性范围内,经由各文化和宗教组织考察,然後将补充和修订过的草案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後上交联合国。

  1998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在北京召开了关於“从中国传统伦理看普遍伦理”的北京地区专家学术会议,会上有学者提出了“普遍价值”这个概念,试图通过“普适观”的提倡,增加人类不同文明的相互沟通与理解,减少彼此之间的暴力和冲突。其後,大陆学界讨论问题主要使用的还是“全球伦理”、“世界伦理”、“普遍伦理”、“普遍价值”等概念,罕用“普适价值”。而在台湾,“普适价值”较早就被学界和政界使用。陈水扁在2000年和2004年两次“就职演说”中都使用了这个概念,他所说的“普适价值”,指的就是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

  2008年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23日《南方周末》刊登的文章《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文章中提到“国家正以这样切实的行动,向自己的人民,向全世界兑现自己对於普适价值的承诺”,并由此引发了对“普适价值”一词含义的争论。司马南对“普适价值”提出挑战,“普适价值”的概念慢慢变味,用来专指“西方的”自由、民主、法制、人权等价值,因此为官方警觉,为一些学者反对。

  2008年夏天,在北京举行的“普适价值高端学术论坛”上,绝大多数与会学者都认可并高度评价“普适价值”对於日益全球化的当今世界和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按照论坛组织者的说法,这些价值包括“民主、自由、公平、正义、权利、博爱、环保、和平、和谐、慈善、慈悲、仁爱、人性、平等、宽容、科学、理性”等等。显然,这些价值是出自世界各族、各国、各种文化,但又不是某一个民族或某一种文化所特有、所独具的,它们是当今全世界各国各族人民追求的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普适价值”这个概念所强调的,就是全人类共同的理念,共同的理想;这些理念或理想是超越於民族界线之外,超越於民族分野之上的。就其已经蕴含在各种文化之内而言,可以将其比喻为各民族文化价值的公约数;就其实际包括了各民族文化的理想而言,又可将其比喻为各民族文化价值的公倍数。

  被称为“网上百科全书”的“维琪百科”中有“普适价值”(universal values)的词条,其解释大体有三层意思:其一,“在哲学或人文科学上,普适价值泛指那些不分畛域,超越宗教、国家、民族,任何一个自诩文明社会的人类,只要本于良知与理性皆认同之价值、理念”;其二,“广义,没有确切内容,一般都是自话自说,没有广泛认同”;其三,“代词,即‘民主、自由、法制、人权’的另一种说法”。

  “百度百科”这样说:“普适价值观是一种世界观。在哲学上,普适价值指一些有限的、所有人类都认同的观念集合在一起。普适价值就是人类创造的、千百年来经过沉淀扬弃而昇华的、全世界普遍适用的、造福於人类社会的、最好的价值。普适价值大体指人权天赋,生来自由,民主权力一类的东西。它们的本质、意义和重要性应该是超越人的意识形态和观念斗争的,应该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自然的非人为定义的真理。”

  关於普适价值在中国,现在仍然有争议。有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有观点认为普适价值的突然兴起实际上是西方对东方传统价值观的入侵。更广泛地,认为是西方现代价值观与东方传统价值观的碰撞。对於西方普适价值的讨论,不论是倾向於西方价值观的《南方周末》,还是倾向於东方价值观的《人民日报》及旗下《环球时报》,都做了专门的讨论。但是在基本的认识上却存在着比较大的分歧。在网路上“普适价值”与“反普适价值”的争论也十分激烈。对於什麽是普适价值?当今人们对此争论很激烈,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学者认为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大众话语的角度,比如讲到乐於助人、对残疾人的关爱等等,这些观点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这个层面上讲,普适价值是用来表达一些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共识性的观念;第二个层面是学术话语的角度,学者们认为在宗教理论、道德理论甚至政治理论中都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出现过与普适价值相似的概念或思想;第三个层面是指政治话语层面,是指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向别国输出所谓普适的民主、自由等观念,藉以表达西方的政治诉求,消解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意识。①我认为,当今世界,由於人们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形成了多元化、多样性的文化,但人性又确实有共同性的东西,有超越民族、地域、阶级和时代的共同点,所以可以进行对话和沟通,并形成一些具有共同性的认识、理念和规则。无论对普适价值如何界定,所谓普适价值,应该是具有超越性、普适性、永恒性的价值,就是董仲舒说的“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汉书·董仲舒传》)的那个“道”,即具有超越性、恒常性、普适性的“常道”。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构造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干事泰勒博士曾经说:“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代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的二千五百多年里,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不管我们取得进步也好,或是缺乏进步也好,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立足於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很多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属於中国,也属於世界,属於过去,也鉴照今天和未来。”成中英说:“儒学中的仁义礼智、诚信安和、元亨利贞都是普适性以及普适性的价值,都是义之所在,都是一个人所以为人,一个社会之所以为社会的基本原则,并借此来维护一个人的社会的存在与繁荣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儒家诸德看成社会存在也是人的存在的基本价值,它是保障与规范人的所有的价值的。我在此并不否定其他文化或义理系统的价值,因为每一个系统决定一个人生,一个生活方式,一个社会形态。我们必须承认多元的人生生活方式和多元的社会形态。”儒家文化的普适价值已经为当代大陆学人讨论的热点,我这里通过发掘和诠释儒家仁爱思想的普适价值为这个问题的讨论提供一点浅见,以就教於大家。

  二、儒家仁爱的层次性

  儒家的“仁爱”在践行上可以分成五个层次:

  首先,仁爱之心。也就是说你首先应该是个“仁者”,有仁爱之心,能够爱别人。儒家认为这是根于人天生的性善而内在地形成的品质,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发端。孟子是彻底的性善论者,他不仅指出仁爱是人天生的本性,而且强调恶是人性的丧失。把是否有良善之心,看成是人与禽兽最本质的区别。人之所以为人,就在於人共有同情心、羞耻心、礼让心、是非心“四心”,即“良心”。按照孟子所言,有了“四心”也只是良心的开端,还要扩而充之,推而广之,才会拥有完全的良心。

  其次,自爱。自爱包含了对自己身体的爱惜,强调仁爱是要从自爱开始,以自爱为起点(但不是以自爱为中心)不断扩展的。代表性的观点如“仁者自爱”,出於《荀子?子道篇》:

  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

工作时间

1858076765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