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农人学堂 致知格物 修身 佛家 查看内容

杜保瑞:论方东美的道家诠释

2017-12-24 17:00| 发布者: 小孔| 查看: 665| 评论: 0

摘要:   一、前言:   方东美是过去一世纪中的几位重要当代中国哲家之一,他的哲学特色,在於介绍西方哲学的特点,以及高举中国哲学。方东美先生高举中国哲学的作法,则是指出中国哲学异於西方哲学的特点。至於他的讨 ...

  一、前言:

  方东美是过去一世纪中的几位重要当代中国哲家之一,他的哲学特色,在於介绍西方哲学的特点,以及高举中国哲学。方东美先生高举中国哲学的作法,则是指出中国哲学异於西方哲学的特点。至於他的讨论作品,则主要发表在《生生之德》[1]、《原始儒家道家哲学》[2]、《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3]三书中。其中,在《生生之德》书中的一段对老子哲学的讨论则重复在後两书中出现,此处可视为是方先生对老子哲学讨论的精华部份。至於他讲道家是太空人,则是以庄子为主要对象的诠释,但是,此一部分,却是意旨不明。

  方东美先生家学渊源於桐城派方家,原本就国学底子甚优。早岁留学美国,回到中国後,任教於中央大学,主授西方哲学。抗战期间,买经书读佛学。不久随国府来台,任教於台湾大学,仍以西方哲学教授为主。一段时间之後,又受邀赴美讲学,并获长期教学之邀请,并且是请他教授美国子弟之中国哲学。然而,方先生目睹国内中国哲学教育凋零,甚至是以假乱真,惨不忍睹,因此仍然决定返国,晚岁期间,都是以教授中国哲学为主。

  这段期间,方东美先生对中国哲学的讲授,重要思考的问题,就是中国哲学的特色,以及它的优点,尤其是有别於西方哲学的重点。至於他的思考模式,重点有二,第一是以形上学为主题的讨论,第二是找出一些原理以标示中国哲学的优异之处。然而,方先生并未有效厘清形上学的概念,反而是把中国哲学的特质,拿来赋予形上学一词更多的新意,以致中西之别界线模糊。又,方先生所提出的一些特色原理,多半是想要以几条简单明了而且特色鲜明的命题企图垄罩全面,然而,却因为中西哲学差异太大,以及中国哲学本身难以简单定位,遂导致他的特色命题不是很能有效地说明重点。

  本文之作,乃聚焦於方先生对道家哲学的讨论意见,重点在讨论他对老子及庄子两位大家的思想定位,一方面说明他的诠释意见的要点,二方面反省这样的讨论的方法论意义。

  笔者对方东美先生的研究,是把他当作当代中国哲学大家之一,这就包括,冯友兰、唐君毅、牟宗三、劳思光等人,笔者认为,这几位当代中国哲学家之所以为哲学家的意义在於,他们都是对於中国哲学有别於西方哲学的特质之处有深刻的认识,并且对於中国哲学的哲学合法性问题有创造性的意见之提出,更重要的是,分别从儒释道三家的各方面知识内涵及理论建构提出大篇幅的诠释意见,因此之故而成为哲学大家的。

  笔者对方东美先生的哲学创作,主要是放在两个重点脉络上,第一,他的形上学中心的研究方法。第二,他对儒释道三家的诠释观点。首先,方先生以形上学为第一哲学,以中国哲学有形上学,并且有极具特色之形上学而探讨中国哲学。这样的立场,一方面使得他得以御繁於简以介绍中国哲学,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他不易精确地展开对中国哲学基本问题的准确定位。此一部分笔者已讨论於拙作<对方东美论中国形上学的方法论反省>之中[4]。对於方东美先生儒释道三家的具体诠释意见,其中佛学思想部分,笔者亦已有完整的讨论,包括:<Some Observations on the Buddhist study of Thome H. Fang>、<方东美对中国大乘佛教亦宗教亦哲学的基本立场>、<方东美对大乘佛学中国化的诠释立场>、<论方东美对西方哲学二元分立的评定>、<对方东美论三论、唯识及起信论的方法论反思>、<对方东美论印度哲学及大般涅盘经的方法论反思>、<方东美对华严宗诠释的方法论反省>[5]

  二、方东美先生对道家哲学特色的定位

  方东美先生谈道家哲学,以太空人说之。相较於他谈儒家是时际人[6],谈佛家是兼两边者而言[7],并不是很清楚的定位。参见其言:

  道家在中国精神中,乃是太空人,无法局限在宇宙狭小的角落里,而必须超升在广大虚空中纵横驰骋,独往独来。[8]

  方先生这样的意见,只是对庄子《逍遥游》篇章意旨的联想,其实,大鹏鸟固然升空,但他只是庄子对人间智者的意境的譬喻,智者仍在人间。不过,若是指涉设庄子文中多次述及的神仙存有的活动,而谓之太空人,则意旨符合,但,综观方先生对庄子的讨论,重点都不在神仙存有中,甚至,对其有否定的立场,并不将之视为道家而是道教,方先生谈的道家是有哲学智慧的老庄思想,而不是神仙道教[9]。因此,只能说,这个太空人的定位,就是一个意象的譬喻,并没有实质的理论意义。而且,在谈到老子的时候,又都与这个太空人的定位没有任何关系,显见此说只是一个轻易的联想比喻而已。

  方先生对中国哲学的高举与肯定,也表现在对大乘佛学中国化的定位中,而这个定位,也与道家有密切的关系,参见其言:

  佛学来到中国後,我们以道家的高度智慧相迎,使大乘佛学更进而发展出禅宗的高度智慧,并与儒家性善的精神相结合,使得原本外来的佛学完全变成中国的智慧。[10]

  方东美先生对道家对佛教的影响方面,是有站在中国儒道哲学本位的立场,主张佛教般若学受到道家无为、逍遥思想的影响,一方面在格义佛教时期由道家意旨进入佛教理论世界,二方面在中後期大乘佛学的禅宗化发展,认为其中的丛林制度、宗门思想是受到儒家礼法的影响,因此中国大乘佛教已因此完全中国化了。此说笔者不同意,一方面无为、逍遥与般若思想或有意旨倾向的近似之处,但内含差异仍大,二方面教团运作的形式与教义宗旨不是同一件事,由运作形式说思想的影响,此说过於外在化了。再者,方东美先生叙述之於中国大乘佛学的内涵都是佛经意旨本身的意思,不能说是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之後才有的。不过,方东美先生的真正意见,倒不是要弱佛教强道家,而是发展臻至最高圆满境界的佛教,是由中国的道家吸取重要的养分,且受到根本的理论影响的。因为,根本上,方东美先生最後的理论归宿还仍是佛教的。有关这一部分的讨论,请参见上述笔者的相关论着,此处不再申说。

  三、对方东美先生老子诠释意见的反思

  讨论方先生的老子诠释,有重点两项,其一为对老子道论的形上学进路之定位,其二为对老子道论的体用相徵四个面向意旨的诠释。

  首先,方东美先生在形上学问题上提出中国哲学的形上学是一种超越的形上学,其意旨就是中国哲学的形上学是可以落实到人间社会上被具体实践且臻至圆满的。参见方先生言: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此地所说形上学的意义,有一种形上学叫做『超自然的形上学』如果借用康德的术语加以解释,康德本人有时把『超越的』与『超绝的』二词互换通用,我却以为不可,所谓『超绝的』正具有前述『超自然的』意思,而『超越的』则是指它的哲学境界虽然由经验与现实出发,但却不为经验与现实所限制,还能突破一切现实的缺点,超脱到理想的境界;这种理想的境界并不是断线的风筝,由儒家、道家看来,一切理想的境界乃是高度真相含藏之高度价值,这种高度价值又可以回向到人间的现实世界中落实,逐渐使理想成为现实,现实成就之後又可以启发新的理想。这是我用『超越形上学』的根据。也就是说,一切超越价值的理想不是只像空气般在太空中流动,而是可以把它拿到现实的世界、现实的社会、与现实的人生里同人性配合起来,以人的努力使它一步步实现。在这种情形下,形上学从不与有形世界或现实世界脱节,也绝不与现实人生脱节,而在现实人生中可以完全实现。如此『超越形上学』在理想价值的完全实现方面看来,又一变而为『内在形上学』, 一切理想价值都内在於世界的实现、人生的实现。[11]

  方先生以上的这一段文字,将形上学这个哲学基本问题的问题意识做了相当中国哲学式的扩充,基本上,一些是工夫理论要谈的,以及理想完美人格的境界论要谈的问题,但却都被收放在形上学这个词汇中落实,这就使得文本诠释不易准确,也使得中西哲学异同问题更见其异,却难见其同。此处文中所说的可以落实在现实社会人生中的话,就是工夫境界论的话,所谓超越是超越现实的经验的而达致理想的境界的,所谓内在的就是内在於人性本质,以及内在於人存有者主体所发动的实践活动中,而超越至理想面的意思。因此,形上学还是形上学,工夫论与境界论才是方先生这里真正在谈的理论问题。只是他都说是形上学而已。但这却使得形上学的意旨不清晰了。由此而言,形上学应保留其宇宙论意旨及本体论意旨,宇宙论谈时间空间材质及存有者类别等具体知识性、物质性问题;而本体论应有谈价值的本体脉络与谈抽象意义的存有论脉络,前者是中国儒释道三教及西方基督教哲学所特重的价值意识部分,後者是西方思辨哲学自柏拉图以降的存有论传统,後者在东方,有名家的哲学同之,有老子的道论近之,有程朱的理气论似之。但是,因为方先生只管形上学一事,只集中在形上学进路谈中国哲学,因此对於中国哲学的理论特色也就不易有精确而且清晰的语言来描述了。再参见以下三段文字:

  反观中国却一向没有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的鸿沟,所以很难接受超自然形上学的思想系统。流行在儒、道、佛、新儒家之中的都是『超越形上学』, 承认这个世界可以有价值,而这个价值是由理想世界上流行贯注下来的,连成一系,[12]

  在中国,要成立任何哲学思想体系,总要把形而上、形而下贯穿起来,衔接起来,将超越形上学再点化为内在形上学,儒家中人不管道德上成就多高,还必须『践形』,把价值理想在现实世界、现实人生中完全实现。[13]

  把一套『超越形上学』转为内在於人类精神、人类生活的『内在形上学』,我所谓的形上学的途径就是采取此种观点。[14]

  可见,确实方东美先生所讲的超越就是超越形上学仅只是理论理性而已,而是要在现实上可以落实的,在人生中将其实践的,所以既是主体实践的工夫论,又是客观成就的境界论。而所谓的转为人类内在的精神及生活的话,就是指转为主体的内在动力及由之而出的实践行动。

  以上,笔者简述了方先生以形上学进路说中国哲学时所遇到的问题及笔者的观点。接下来,我们就可以进入方先生谈老子道论的两大重点。其一为谈超本体论的意旨者,其二为谈道论的体用相徵四义者。

  方先生言:

  求道与求知不同,求道的精神在於揭开表相到最後真相,从而发觉最高价值,所以说“为道日损”,把分析性的知识,表相解放之後,才能把握真正价值。由一切万有论、本体论阅历过,到了超万有论、超本体论,才可以得到哲学的最高智慧。但是,精神造诣达到很高的境界,并非脱离世界,(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

工作时间

1858076765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