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为己之学与西方启蒙主义思潮 我感到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到贵州大学和大家一起交流。最近几年,我在国内不少大学做过学术报告,比如去年就在北京大学光华学院作了一系列演讲,讲题主要是有关四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诠释问题。最近是就文化中国——广泛意义上的文化中国的问题,与国内外学术界朋友多次交换了意见。文化中国包括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也包括海外的华人社会及跟中国有血缘关系的外国人士,他们都认同中国文化,都在文化中国的范围之内。我们也讨论过文明对话问题,今天的演讲会涉及到一些与之相关的内容。再就是西方世界“启蒙”所带来的人文精神取向,我也做了一些学理上的回应,其中也涉及到儒学的现代性发展和创新。关于儒学的现代性发展和创新,可说是一个题域广泛的主题,但今天我仍想讨论一下,主要集中在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范畴上,具有相当强的现实性,很可能引起非议。 儒家的学问《论语》讲得非常清楚,概括起来便是“为己之学”。1985年,我在北京大学担任一门儒家哲学课。一些资深的学者告诉我,1921年梁漱溟先生曾开过这门课。以后到现在则再也没有人开过。我第一堂课问一些大学生和研究生,照你们的理解儒学和儒家传统是“为己之学”还是“为人之学”?当时的回答是:应该是“为人之学”。因为儒家不注重个人,只注重社会、人际关系和家庭。但是很明显,《论语》已区分了“为己之学”和“为人之学”,二者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儒家哲学是“为己之学”,目的是为了自己人格的全面发展,不是为了学校,为了老师,为了炫耀自己,不是为任何人,所以后来宋明理学传统就说儒学是安身立命之学,或者是身心性命之学。要讲人的本性、命运或天命。也有人说儒学是如何做人的学问,是圣人之学或体验之学。这些观念在现代哲学思想中,并未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现代哲学思想要求严格的思想训练,不关注心性论,本体论,只关注语言和逻辑,讨论形而上学,却很少讨论人的人格发展。估计最近十年到十五年,世界各地的哲学界会有一个较大的变化,就是特别注意精神磨练,也称为精神锻炼。最近一位有名的法国学者出了一本书,译成中文便是《作为生命哲学的精神锻炼》,从苏格拉底一直讲到现在的福柯、德里达,主要突出精神锻炼问题。我哲学界的一位同事,主要研究数理逻辑,最近在退休前,专门花了四年时间,研究了四个重要的犹太思想家,其中特别注重人的人格发展和精神磨练。哲学界现在有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或者说从前有认识论的转向,后来有语言学的转向,现在则可能有关注人的精神问题的哲学转向。人们需要重新了解自我,了解人的发展。但是我们的回应却显得很不够,从鸦片战争到现在已有166年了,我们追求富国强兵,却疏离了自己重视精神和人格的传统。 纵观世界各国学术思潮中,最强势的仍应是人文主义思潮,特别是现代西方以启蒙运动为代表的思潮。我们可以将其叫做凡俗性质的人文思潮。什么叫做凡俗性质的人文思潮?主要就是推崇理性,推崇科学、推崇技术。现代西方以启蒙运动为代表的人文主义可以说是人类思想发展大潮流中最有影响力的意识形态。只要举一个例子,即可说明问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二者都是通过这个大潮流发展起来的,现在流行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市民社会,乃至后来由此而引发出的各种理论学说,像自由、理性、民主、法制、人权、个人的尊严等,诸如此类的价值也是从启蒙所代表的人文精神的产物。因此,最强势的意识形态或许便是以现代西方价值为主的人文主义思潮。相比之下,整个儒家传统虽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在我们的文化经济结构和文化传统结构中,仍然是西方的自由、理性、民主、法制、人权、个人的尊严等价值更具有影响力和说服力,声势之大,甚至远远超过了中国传统的基本价值。但就我们的主流意识而言,包括企业、学术界、媒体、不同的职业团体、不同的社会组织,甚至我们在座的各位朋友,连我也在内,我们从自己及他人的身上都可以感觉到,传统文化的因素,尤其是儒家文化,已渐渐失去了影响力,根本就无法与刚才提到的现在西方文化所代表价值相比。所以谈到自由、民主、法制、人权、科学等观念时,大家都很熟悉。这些都已成为我们文化经济结构之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要谈到儒家传统,甚至要向大家介绍儒家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我们就感到不仅生疏,而且心持怀疑。大家会想,这些古老的观念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在我们人类碰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前,还有实际的价值吗?还对我们的人生观有意义吗?提出这些问题,我感觉是一种冒险,但我仍希望与大家一起讨论并达成共识。 人类的存在危机与儒家的人文精神 儒家学说内涵的一套价值,是建构在宽广的人文精神的基础之上的。西方的人文主义,即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化思潮,概括地说,主要有两个特色,也可说是两个盲点。虽然它也发展出健康的科学理性,发展出人的自由诉求,发展出现代法制,发展出其他各种有益的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它仍有两个大盲点:一是在如何对待自然的态度问题上,它是以征服自然为目的诉求的;再一点就是缺乏对人的终极关怀,凡是关涉到人的精神世界的宗教思想都遭到了它的排挤,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才将其称为凡俗的人文主义,原因便是由于它是从反宗教和征服自然的观念中发展出来的思想学说。从征服自然带来的危机看,人类现在碰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不是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不是社会可能面临的解体,不是核弹或其它爆炸力极强的武器的挑战,而是人本身能不能存活的问题,即人类能不能生存下去,能不能活下去,而不是活得好不好的危机。大家知道,石油一类能源现在是极度的匮乏。北京大学的一位先生,他说二十世纪或二十一世纪初期是能源危机,但二十一世纪中期可能水的问题更严重。实际上空气的污染也很严重。二十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已开始离开我们所生存的地球,进入广袤的太空世界,可以从太空的角度来了解我们大家都生存于其中的蓝色地球。从那个时候起,我们就知道,地球不仅能源有限,水源有限,土地有限,甚至连空气也极为有限。整个地球环境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所以50年、100年以后,或者150年、200年以后,我们能不能存活下来,就不能不是一个非常严峻的必须思考的问题。由于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人类已逐渐摆脱了饥饿的困境和对疾病的恐惧,譬如联合国已在考虑如何在15年之内达到每个人都温饱的总体目标,但温饱解决之后,更重要问题就不是能不能生活或生存的问题,而是如何活得有意义的问题。能不能活下来的问题,其本身是有意义的。但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活下来,我们如何活得有意义。怎么叫有意义呢?我想儒教对人的终极关怀,儒家对人和自然关系的看法,都是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答案的。 从18世纪以来发展出来的启蒙思潮,即西方的启蒙运动及启蒙理念所带来的人文主义,出现了征服自然与意义失落两大问题。东西方学者都作了很多回应。世界经济论坛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产生的,每年大概有二千多个跨国公司的负责人参加,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以往讨论的多半是经济全球化或市场经济的问题,但从2000年的多边讨论开始,核心范畴就成了21世纪的宗教变迁趋势问题,再就是文化认同问题。认同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有国家认同,有文化认同,有个人认同,有社会认同,有组织认同,有性别认同,有年龄认同。总之,存在着多种多样的认同,英文世界也在研究,但最早出现是在二十世纪60年代,以前从来没有碰到过类似的问题,60年代才开始研究。认同(Ability)是一个心理学家——美国心理学家提出来的,主要是考虑人的发展过程中,大概到十七八岁吧,就开始要面临各种各样的人生选择。例如刚进大学就感到我将来到底要做什么,就有认同危机出现。我是谁?我要做什么?我如何定位?对我自己的人格,对我自己的信念,对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都开始加以生命的追问。这就是认同危机。我是第一个把Ability译为“认同”的,后来我从美国回到台湾母校上课,第一门课的教学内容就是文化认同与社会变迁,我要求学生从认同的前提来加以讨论,20世纪以来中国思想发展的曲折进程,我认为就与这个问题有关,甚至即使21世纪也有非常重要的挑战性。但具体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呢?全球化、西化和现代化,它们之间最大不同是什么呢?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强调要突出地域化和区域化的特色。全球化不应消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区别,反而应加强文化的多样性。全球化和地方化、区域化同时出现,世界经济论坛就特别强调,使得我们成为具体人的基本条件,如种族、性别、语言、年龄、地域、主权、阶层及宗教等,二十一世纪都会显得越来越重要。新世纪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纪,生命共同体的观念在这个世纪已开始出现。我们都知道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国与国之间的沟通,都越来越频繁,二十一世纪也可说是沟通理性特别突出的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地区能和全球化大潮流分开。民族语言的特性,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将会越来越小,如何不同于其他文化的宗教,这就成为人类能不能和谐相处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需要进行复杂的思维,复杂思维则必须有一个复杂的人文精神作为后盾,而复杂的人文精神对人生的意义,对人与各种存在的交往,特别是如何与自然保持持久和谐的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我们才认为,儒家的人文精神,儒家所代表的一套价值系统,完全可以避免西方人文主义的盲点,至今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 重新建构整合的全面的以和谐与对话为特色的现代人文精神,仍然是有非常深刻的时代意义的。儒家的人文精神,不仅不排斥精神领域,不仅不排斥自然,反而极为重视精神修炼,强调必须和自然保持和谐。尤其是儒家希望人的存在能够跟高层次的精神领域达致整合。与西方从启蒙运动发展出来的强势的人文主义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觉得在人生观和宇宙论两大领域内,儒家人文精神仍有一定的现代性价值。儒家的人文精神不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你真正要做人,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完美的人,完全可以从儒家思想吸取丰富的资源。西方人文主义只以人类为中心考虑问题,确实是个体本位的人文主义。个体本位的人文精神在英文世界中,如果是人文的,那就意味着不是自然的,不是精神的,甚至因为是人文的,所以必须去“精神性”、去“自然性”,be nature就一定是人文的。儒家的人文精神如何呢?儒家的人文主义必须是自然的,同时也必须是精神的,儒家的人文精神与道家一样,有自然主义的一面,它属于be nature,属于自然,并且又和各种宗教教义相辅相成,具有很强的人文性和精神性。 儒家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仁”的价值 儒家传统人文精神有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自我,二是社会,三是自然,四是天道。每一个方面都不可或缺,都和儒家文化所展现出来的人文精神密切相关。从个人角度讲,是修身养性;从社会层面看,是齐家治国。合在一起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于人类与自然如何保持持久性和谐,如何使人心与天道相辅相成,前提是二者都要具体落实,都要十字打开,这样才能彻底彰显儒家所代表的人文精神。所以儒家思想具有四个基本的理念: (一)个人身和心的融洽整合; (二)个人和社会的健康互动; (三)人类与自然的持久性和谐; (四)人心和天道的相辅相成。 依据以上四条基本原则,人——每一个具体的人,都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网络的中心点。(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