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农人学堂 致知格物 修身 佛家 查看内容

方朝晖:先秦秦汉“性”字的多义性及其解释框架

2017-12-24 16:36| 发布者: 小孔| 查看: 655| 评论: 0

摘要:   【内容提要】“性”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千百年来围绕它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人性学说。然而,“性”字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多种不同的含义,只有厘清了这些不同的含义及其间的关系,才能真正认清有关人性善 ...

  【内容提要】“性”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范畴之一,千百年来围绕它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人性学说。然而,“性”字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多种不同的含义,只有厘清了这些不同的含义及其间的关系,才能真正认清有关人性善恶等问题的各种争论的根源。本文综合前人研究及原始文献,提出先秦秦汉时期的人性概念有七种基本含义:①“生”;②生理属性,③物理属性,④社会属性,⑤原初特性,⑥生长特性,⑦后天或特定属性。在对这些不同含义及其关系进行分辨的同时,本文重点依据《庄子》和《淮南子》对“原初特性”和“生长特性”这两种含义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性 原初特性 生长特性

  引言

  学界对先秦至两汉人性论的综合研究代不乏人,从前辈学者如王国维(2008,2009)、张岱年(1986,1989)、唐君毅(1984,2005)、徐复观(2001)、牟宗三(2010,2013)、葛瑞汉(1990)、江恒源(2014)等人以来,有关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出土文献方面的)已非常丰富。然而这些研究多在阐发古代人性论思想,对于古人的人性概念、特别是“性”字词义,虽也有探讨、并提出了不少有意义的看法,但还不够全面、系统。

  清代学者阮元《性命古训》重在分析“性”字古义,仅及儒家文献,不及诸子百家;且将先秦“性”字全部解释为“血气心知”,过于笼统。傅斯年《性命古训辩证》从语言学出发将先秦的“性”字基本上都读作“生”,未免偏颇。英国学者葛瑞汉(A.C. Graham,1990)曾考证道家及《孟子》中的人性概念,限于少量文献。牟宗三《心体与性体》第一部第四章亦对先秦部分儒家经典中的“性”字加以考察,主要是想说明超越意义上的性概念早在先秦即已存在。亦有部分学者以出土简帛结合传世文献对先秦“性”字词义及其与“生”字关系等进行了重新解释,颇有启发但涉及面有限。迄今为止,还没有人针对先秦秦汉全部文献中“性”字的多义性进行过全面、系统、客观的统计和分析,并以此来解释古代各种人性论的形成与基础。下面我们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先秦秦汉时期人性概念的多义性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试图建立一个理解古代早期人性概念的框架,并重点考察其中若干含义。

  性字的多义性

  对“性”字之义,学者们多认为指生来就有的属性或特性之类(各家表述不尽相同,以下简称“生有属性”)。但是对于“生有属性”的具体内容,各家分歧甚大。诚如台湾学者曾昭旭所言:“虽人人都说一个性字,其语意内容是不尽相同的。这些不同处,前贤鲜有人自觉地加以省察。”(1982,页7-8)下面为几种典型观点:

  l徐复观(2001)曾指出先秦的“性”字包括a.生来就有的欲望、能力,b.本质、本性,c.“生”这三个不同的含义。

  l张岱年(1982)认为 “性”在先秦主要或指生有属性,或指人区别于禽兽的特性。

  l张立文(1995)认为“性”字有生、性命及本性、自然之性等义。

  l曾昭旭(1982)认为古人“性”字有形性、质性、体性和个性等含义。

  l韩强(1998)讨论了先秦人性概念的自然属性和道德属性等含义。

  l丁四新(2015)认为先秦“性”有道德、心理及生理等内容。

  l姜国柱等(1997)认为“性”有本能欲望、道德属性、理性能力、主观意识或思想、后天品格和能力等诸多含义。

  l傅元龙(1982)认为“性”在中国古代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物质属性、心理活动和知觉过程、自由意志等多种涵义。

  l李沈阳(2010)从生命、本来面目、性格、天赋素质、气等角度总结了汉代“性”字之义。

  l此外,唐君毅(1984)曾将“性”字右侧之“生”作动词解,因而“性”就是指生长过程之特性。这种动态含义,葛瑞汉(1990)称为“恰当的生存方式”,李景林(1998)称为“生生不已的存在之展开”,张祥龙(2010)称为“自然趋势”(下面我简称为“生长特性”),这是对“性”字比较特别的一种解释。

  上述这些说法各有道理,但纷繁多样、极不统一;个别说法未经深入分析和全面考证,自立标准、自说自话;有的学者不自觉地把古人的人性观混同于“性”字词义。可以说,目前学术界对于先秦秦汉“性”字词义,并没有形成一套较有说服力的完整、全面看法。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人们总是比较多地关注人性理论,而非“性”字词义。为了摆脱这种状态,需要针对原始文献进行全面考证,努力建立一套较好的解释模式。

  只有搞清了早期“性”字词义的多样性及其间的关系,才能对古代人性论的立论基础有更好的认识。不少学者发现,先秦秦汉时期人性论观点的对立,来源于所持人性概念之异。比如张岱年(1982,1989)、陈大齐(1953,1970)等人均指出,孟子和荀子由于对人性词义的理解不同,才导致了所谓性善论与性恶论的所谓对立。又比如,《庄子》与《淮南子》虽同属道家,其人性观前者更重回归自然,后者更守静清虚。然而,《庄子》与《淮南子》中的人性概念又是相关的,“性”字都被理解为先天决定的自然属性。进一步看,《孟子》《荀子》《庄子》《淮南子》四家的人性概念均是对“生有属性”这一共同含义从不同角度的理解;而这些不同的理解是如何形成的、其间关系如何,则有待进一步考证。

  先秦秦汉学者对于“性”字之义的理解究竟有多少种?这些不同的词义之间的关系如何,比如有无内容的联系或演变过程?如何摆脱目前对于“性”字词义各说各话、无法统一的状态?本文尝试针对性字词义的多样性提出一个通用的解释框架,并重点分析其中两种理解,即作为原初特性的“性”与作为生存方式或成长法则的“性”,说明前者不如后者更恰当。

  一个尝试性解释框架

  通过对《淮南子》中176个“性”字、《庄子》中87个“性”字、《吕氏春秋》中62个“性”字、《荀子》中120个“性”字、《礼记》中26个“性”字、《左传》中9个“性”字 以及个别出土文献进行过统计分析,笔者初步总结出先秦秦汉“性”字词义至少有如下七种:

  含义①:读作“生”。如《诗经·卷阿》“弥尔性”(依傅斯年)、《左传》昭公19年“民乐其性”(依徐复观、牟宗三等),等等;

  含义②:生理属性(针对有生命物),包括感官、生理、心理、思维等特征。如耳能听、目能视,又如喜怒哀乐和认识能力等。《郭店简·性自命出》“喜怒哀悲之气,性也”;《乐记》:“血气心知之性。”

  含义③:物理属性(针对无生命物)。如雪性白、羽性轻、水性清、竹性浮、金性沉之类。与含义②同为自然属性,只是对象不同。

  含义④:社会属性(含道德属性)。孟子所谓“四端”或仁义礼智之性,汉人所谓“五常之性”,又如《孝经》“父子之道,天性也”;《郭店简·性自命出》“好恶,性也”;《上博简·孔子诗论》:“吾以《甘棠》得宗庙之敬,民性固然——:甚贵其人,必敬其位;悦其人,必好其所为。”(民性在这里指普遍人性)

  含义⑤:原初特性。接物之前的特性。来自《乐记》“人生而静,天之性”,《淮南子》及道家认为“性”作为接物之前的状态是清虚宁静的,故以宁静清虚为性。

  含义⑥:生长特性。生存方式或成长法则。《庄子》中多见,其他经典中也不时见到。如《庄子·马蹄》“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陆,此马之真性也”;《庄子·天地》“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易传》“成性存存”(依李景林)。唐君毅、葛瑞汉、李景林、张祥龙等皆从生存或生长的动态过程解“性”义。

  含义⑦:后天或特定属性(西文中称为“第二性”)。特定人物或人群的性格或后天属性,有时也被称为“性”。如小人之性(《左传·襄公26年》)、人主之性(《吕氏春秋·谨听》)、彼民之性(《庄子·马蹄》)、性为暴人(《墨子·大取》)皆针对特定人物,非普遍人性。

  “性”字的所有这些含义,并非一团乱麻,有内在的逻辑关联。首先,除了含义①、⑦之外,其余皆从属于“生有属性”这一范畴。具体来说,含义②、③皆自然属性,②、③、④合起来分别代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含义⑤、⑥分别是从静态特征(接物之前)和动态特征(接物之后)来理解人性。这五种含义都是从“生有属性”出发。再看含义⑦,可理解为是“生有属性”的进一步延伸。如果说含义①是“性”的来源义,含义②③④⑤⑥都是“性”的基本含义即“生有属性”的展开,含义⑦则是对“生有属性”的延伸。大体关系如下:

  当然,以上提出的对先秦秦汉“性”字含义的归纳是否可行还有待验证,或许还有一些上述框架未能解释的例子,因此需要根据先秦秦汉文献进行全面的分析、修改和完善。这里只想指出,古人人性概念的含义虽多种多样,但其间并非没有关系和脉络;而一旦搞清了其间的关系和脉络,古人的人性词义看似多样,却不难理解。(点击此处阅读下一页)


最新评论

联系电话

工作时间

18580767651
返回顶部